茯苓自古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能夠共同發揮獨特功效,故而又有“四時神藥”的美譽。
中醫認為,茯苓具有顯著的利水滲濕功效,藥性平和,既能入藥,又可食用,是一種藥食同源的特色食材,是不可多得的健脾祛濕要藥。現代研究表明,茯苓中含有的多糖有補中健脾以及增強免疫的作用。
著名的茯苓食療方有茯苓山藥包子、茯苓湯圓、茯苓餅等,那我們就來看看茯苓的最佳拍檔有哪些吧~
茯苓+主食
慈禧太后注重養生,尤其善用藥膳,從已公布的13個補益方看,其中茯苓藥膳使用頻率最高,達78%以上。
當初慈禧太后為了養身延年,采納了太醫的進言,命御膳房用精白面和茯苓粉制成”茯苓餅”共膳,并常以此賞賜大臣。
因茯苓餅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功效,故成為了清王朝官廷里的名點。
主推做法
① 準備茯苓50克、面粉450克,把茯苓烘干,打成粉,與面粉混勻;
② 加入發酵粉,用清水揉合成面團發酵,發好后制成5厘米見方一塊的糕狀;
③ 上籠用武火大氣蒸熟即成,每日1次,早餐食用。
延展做法
將茯苓和黑芝麻打成粉與面粉一起做成面條食用,還有養發烏發的效果。
茯苓+山藥
山藥可以健脾胃,茯苓含有蛋白質、葡萄糖、茯苓酸等成分,有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的功效。
做法
早晨來一碗茯苓山藥粥,健脾暖胃,還可以添加茯苓、薏米、干姜等一同熬制。茯苓和薏米具有健脾利濕、溫胃功效,而姜片則可以散寒。
茯苓+冬瓜
冬瓜性涼而味甘,能利尿祛濕、清熱解毒,搭配健脾祛濕的茯苓和排骨一起熬湯,口味更佳,非常適合濕氣過重或水腫型肥胖的人吃。
做法
① 取豬大骨200克、冬瓜、薏米、茯苓、紅棗、枸杞、姜片各適量;
② 將以上材料除冬瓜外都洗凈入砂鍋,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開,撇去浮末;
③ 轉微火煲兩小時,最后加入冬瓜熬制半小時,關火前加入少許鹽即可。
溫馨提示
煮冬瓜湯的時候,不需要削皮。歷代本草記載,冬瓜皮能治腫脹、消熱毒、利小便。冬瓜皮利水作用較強。
茯苓+山藥+蓮子+芡實(或薏仁)
四神湯是中醫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茯苓、山藥、蓮子和芡實 (或薏仁) ,有健脾潤燥、補益脾陰、厚實腸胃等諸多益處。
日常生活中,用以上四味中藥搭配豬肚煲湯,健脾益胃的效果更佳。
做法
① 用茯苓10克、山藥20克、蓮子10克、芡實10克和豬肚一個;
② 豬肚洗凈,煮一鍋水,加入3片姜和半碗米酒,沸騰后放入豬肚,煮幾分鐘至豬肚變硬,撈起冷卻后切好備用;
③ 煮沸清水,放入豬肚、上述藥材,適量的姜、蔥和半碗米酒,武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兩個小時,加入鹽調味即可食用。
無限極健康養生理念建議您: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癥狀的人群最好多吃一些利水滲濕、芳香醒脾、益氣養陰的食物,比如薏苡仁、蓮藕、冬瓜、白扁豆、山藥、砂仁、五味子、花旗參、麥冬等。
贊一個
掃一掃
無限極服務號
掃一掃
無限極微刊
掃一掃
無限極中國微博
掃一掃
無限極抖音號
掃一掃
無限極視頻號
掃一掃
極友料
掃一掃
紛享薈商城
掃一掃
無限極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