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最先胖的是肚子,最后瘦的也是肚子。很多人都有小肚子,不論年齡、胖瘦,尤其是女性朋友。
為什么女性容易長小肚子?
研究發現:女性長小肚子受基因影響
2023年2月發表在《自然》子刊上的文章發現,有些女性更容易胖小肚子,其實是受基因的影響。
過去科學家已經發現,脂肪喜歡長在哪個部位,跟基因有很大的關系??茖W家們一直試圖找到這些基因,這項新研究就把胖肚子的基因給揪出來了。
在91個女性體內幫助調節脂肪分布的基因中,SNX10基因與女性腰臀高的關聯度最強。雖然男性也表達這個基因,但是它不會影響男性的腰臀比。
經過各種驗證,這個基因就是導致女性腹部肥胖的最大“嫌疑犯”!不過除了基因,脂肪堆積還會受到行為、環境等很多因素影響。
專家提醒:容易胖小肚子主要有兩點原因
1、代謝變慢
正常的新陳代謝會幫助人體消耗熱量,如果代謝率下降會使熱量得不到消耗,容易導致脂肪堆積。
2、蛋白質流失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長期不運動,肌肉會有一定的流失,腹部肌肉會張力不夠,容易出現下垂的現象。
但有些女性的小肚子肥胖是需要警惕的。因為腹部盆腔里有兩大組織器官,一個是腸道,一個是子宮和卵巢,如果女性腹脹還伴隨疼痛,或者腹瀉、大便異常、白帶異常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減掉小肚子先改掉這幾個習慣!
1、吃得太多
武漢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鄭文彬2022年在其醫院公眾號刊文表示,當人體攝入食物過多,產生的能量消耗不了,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促使脂肪向肚子集中。
2、吃得太咸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注冊營養師顧中一在其個人公眾號刊文表示,國內外的多項研究都發現,鹽是獨立于能量攝入之外的肥胖風險因素,讓人長胖、長肚子。
3、果糖吃得太多
從進化的角度說,秋季果實成熟時,果糖非常容易獲得,攝入大量的果糖有助于吸收更多的營養并轉化為脂肪,順利度過冬天。大量攝入高果糖飲食可能是肥胖和內臟脂肪蓄積的重要原因。
4、精制碳水吃太多
我們飲食的“質”和“量”都會直接影響血糖,攝入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或是大量進食都會引起短時間內血糖急速上升,造成血糖波動。最終結果就是導致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增加。常吃的精制碳水有精白米面、蛋糕、甜點、含糖飲料等。
5、久坐不動
久坐、久躺、不運動的生活習慣,能量攝入大于消耗,腹部就更容易堆積脂肪,導致肚子越來越胖.
6、壓力太大
長期壓力過大,會讓體內的皮質醇、促腎上腺皮質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紊亂。高水平的皮質醇會增加食欲,讓人偏愛那些高熱量的食物,還會導致白色脂肪組織重新分布到腹部區域,導致腹型肥胖。
減肚子試試這些方法
首先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仰臥起坐不瘦肚子!束腰、保鮮膜、瘦身霜都不靠譜!
鄭文彬醫生表示,不存在什么“局部減脂”,只有全身瘦了,肚子才會瘦。仰臥起坐只能起到鍛煉腹部肌肉的作用,對腹部燃脂卻沒太大幫助。
束腰會把脂肪擠壓到兩側,視覺上腰確實細了,但戴久了會因為擠壓而讓內臟移位,對身體的損壞極大。
裹保鮮膜運動也許會讓你有一點錯覺,其實,真相在于讓人暫時脫水,只要一喝水體重迅速就回來了。
瘦身霜是會讓皮膚發熱、出汗,這其實是對表層皮膚的刺激,并沒有真正進入到脂肪細胞,發揮不了減脂的效果。
因此,想要瘦肚子,更應該著重于減脂,如飲食控制以及進行有氧運動。
1、調整飲食結構
減脂并不是單純的節食減肥,反而需要營養搭配均衡。減少油脂的攝入,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減少含糖飲料、高糖食物的攝入;避免飲酒;增加優質蛋白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蛋白質攝入以低脂高蛋白食物為主,比如:雞蛋、雞胸肉、魚肉、牛奶等。
2、堅持有氧運動
從現有的研究來看,有氧運動是減少內臟脂肪最有益的運動。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車、健身操、跳繩等。建議一般人群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除了針對全身的常規運動外,可以每周安排1-2次腰腹訓練,如平板支撐或臀橋,每個動作堅持20秒左右,5個為1組,每天做3-4組,有助于消除多余的脂肪。
3、改變不良姿勢
斜倚在辦公椅上、半躺在沙發上等,長時間保持這些看似“舒服”的姿勢會使肚子上的肉越積越多。日常保持挺腰收腹的姿勢。走路時要抬頭挺胸。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人,工作半小時可以起身活動一下。
總之,減少肚子上的“游泳圈”,不僅是外形的改變,更是讓你更加健康地生活,預防慢性病的發生。
無限極健康養生理念提醒您:
想要瘦肚子,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遵循四合理,養成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多關注自己的身體感受,適當調整自己的飲食和運動計劃。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健康時報”2023-08-28文章《為什么有些人明明不胖,卻有小肚子?減掉小肚子先改掉這幾個壞習慣!》,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贊一個
掃一掃
無限極服務號
掃一掃
無限極微刊
掃一掃
無限極中國微博
掃一掃
無限極抖音號
掃一掃
無限極視頻號
掃一掃
極友料
掃一掃
紛享薈商城
掃一掃
無限極APP下載